干部培训

发改委系统干部综合能力提升研修培训方案

  • 作者:
  • 发布时间:2025-10-05
  • 点击量:

培训背景

当前,我国正处于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面对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科技革命加速演进、国内改革进入攻坚期等复杂形势,发改委系统干部亟需提升对宏观经济趋势的战略研判力、产业创新与安全协同的统筹力、区域协调与城乡融合的规划力,以及风险防控与治理现代化的执行力。

青岛大学经济学院社会服务与培训中心依托学科优势及智库资源,聚焦国家战略需求与干部核心能力短板,设计本研修班。通过系统化、前沿性课程,助力干部深化政策理解、掌握创新工具、强化风险意识、提升决策效能,为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学习收益

一、战略视野拓展:精准把握全球经济趋势与中国宏观政策逻辑,提升对“新质生产力”“双碳目标”“共同富裕”等国家战略的落地能力。

二、专业能力升级:掌握产业链韧性构建、数据要素市场化、REITs融资等前沿工具,赋能产业升级与投融资创新实践。

三、风险防控深化:构建地方债务化解、供应链安全监测、公共危机响应的系统性防控体系,筑牢发展安全底线。

四、治理效能突破:运用数字化政务、国际规则对接、政策科学评估等方法,推动营商环境优化与治理现代化。

五、领导力跃迁:强化复杂决策博弈、AI伦理治理、舆情引导能力,锻造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复合型干部素养。

培训对象: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等地区发改委系统干部;

培训费用:根据培训人数及具体培训方案而定,详情请来电咨询;

培训师资:青岛大学教授、地方政府主管领导干部、产业专家、特聘专家;

培训教材:每门课程均有专门的的学员讲义手册;

培训方法:课堂讲授、现场体验与学习参观、交流互动、专家点评相结合;

课程简介:推荐课程仅供参考,具体课程可根据委培方要求量身定制培训方案。

授课方式:面对面授课(来青岛大学校园内上课);线上授课(录播、直播等形式);混合式授课(面授、线上授课相结合);上门授课(安排老师上门授课)。

考核发证:完成全部课程学习并经考核合格,由青岛大学统一颁发结业证书。

推荐课程

序号 模块 推荐课程
1 宏观经济形势与战略前瞻
全球经济新趋势与中国应对策略
2 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研判
3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与风险防范
4 共同富裕目标下的政策体系与实践探索
5 “双碳”目标下的能源转型与安全保障
6 产业发展、创新驱动与安全韧性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路径
7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8 新质生产力培育与发展路径
9 供应链韧性建设与安全审查机制
10 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与价值实现机制
11 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监测与预警体系建设
12 碳中和与绿色经济政策深化路径
13 区域协调、城乡融合与新型城镇化 都市圈与城市群协同发展机制创新
14 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与乡村振兴深化实践
15 新型城镇化与人口流动管理
16 重大战略区域(如京津冀)协同发展政策解析
17 投融资创新、项目管理与风险防控 超长期特别国债与REITs创新融资工具
18 新基建投资效能评估与退出机制
19 地方债务风险防范
20 专项债“借用管还”全流程管理与绩效评价
21 政府投资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
22 营商环境优化、治理现代化与法治建设
全球高标准经贸规则对接实践
23 政务服务数字化与“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
24 依法行政与合规审查
25 自贸试验区(港)制度创新与高水平开放
26 公共政策评估方法与工具
27 领导力跃升、创新思维与危机应对 复杂政策场景下的博弈决策能力训练
28 AI技术赋能公共决策的边界与伦理
29 公共危机管理与舆情应对

注:具体课程、师资以委培方认定后为准。

现场教学点

青岛一战遗址博物馆、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博物馆、青岛市革命烈士纪念馆、青岛市科技馆、青岛市清廉家风馆、台儿庄大战纪念馆、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等。

教务服务

1. 学校将实行严肃和严格的教学管理制度,提供优质的教务服务。

2. 为体现我院重视和支持,专门为每期课程班配备班主任 1 名,负责课程及师资的协调等项目统筹工作,设立助教老师1名,负责管理课程的日常教务工作。

3. 课程过程中学员需严格按学校要求完成作业并进行复习和总结,把所学知识转化到实际工作中。

4. 每次课程结束前,学员填写“教学评估表”,以利于课程组织及教师改进教学。

联系方式

联系人:闫老师:13156051491(同微信号) 0532-85950192

地   址:青岛市崂山区松岭路93号青岛大学金家岭校区西院3号实验楼422

网   址:https://jjxyshfw.qdu.edu.cn/

 

青岛大学经济学院社会服务与培训中心   版权所有
电话:0532-85950192    地址:青岛市崂山区松岭路93号青岛大学金家岭校区西院3号实验楼422